深圳湾实验室超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建设完成

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跑”多远,取决于基础研究有多扎实。

深圳湾实验室超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建设完成、深理工算力微电子产业联盟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成立、深圳新增4名两院院士……11月以来,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喜讯不断。这折射的是深圳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动能持续激发。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C位”的深圳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策源能力。目前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达3600多家,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等。藉由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深圳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加强基础研究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深圳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统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观大势、把方向、布新局。深圳日前召开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强化基础研究,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是深圳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题中之义、必由之路。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人才队伍的活力积蓄得越丰沛,科技创新之树才能越枝繁叶茂。

夯实基础研究“硬条件”。深圳当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统筹资源,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持续推动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深圳医学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和驻深各大学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研究提供强有力支撑。

营造基础研究“软环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深圳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基础研究是探索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风险大、周期长,要尊重规律,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文化氛围,让科技人才耐得住寂寞,潜心科研,取得突破。

当下,深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硬核”能力,深圳必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并在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更大作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