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已经遇到并预计将继续面临重大的资金流动和现金流紧张问题

引入深圳国资为大股东两年后,华南城(01668.HK)再次走到了违约的路口。

12月18日,华南城公告,拟将所有存续的5只美元债再度展期,“集团受到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营环境恶化的影响,已经遇到并预计将继续面临重大的资金流动和现金流紧张问题”。

华南城表示,除了11月利息和票据下的其他支付义务外,集团还有其他重大支付义务,包括对多家境内金融机构约5亿元的偿债义务,这些债务将于2023年12月到期。华南城没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在2023年12月20日或之前支付11月利息。

一家粤系房企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早在11月就听闻华南城即将二次展期的消息,“有了国资的驰援还走到这一结果,令人错愕”。这位房企人士所在公司正着手整体债务重组事宜,计划和债务重组中介协商,降低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这意味着公司会在展期条款上“再压一压”,否则可能面临和华南城相似的结果:一次展期后无法兑现,只能再次展期。

Wind数据显示,华南城目前存续5只中资美元债,余额为11.52亿美元,最新息票率为9%,到期日期分别为2024年4月、6月、7月、10月和12月。华南城此次公告所涉及的票息,是本应在今年11月20日支付的2024年7月到期票据的利息,若未能在12月20日宽限期到临前支付该笔利息,则将发生违约事件。

自2021年年底以来,已有50余家房企相继出险,开启了漫长的债务重组和自救,而华南城选择引深圳国资入局,其能否成功渡险也颇受其他房企关注。

早在2021年12月31日,华南城公告称,按认购价每股0.57港元配发33.5亿股新股份予深圳特区建发集团(以下简称“特区建发”)或其全资附属公司,发行认购股份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9.1亿港元。

这笔认购完成后,2022年5月16日,特区建发正式战略入股华南城,成为单一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29.28%,而华南城创始人郑松兴的持股比例则由此前的28.5%稀释至20.16%,成为第二大股东。

华南城在上述公告中也表示,公司与特区建发持续对话,“特区建发集团重申了对集团的信心和支持”。

两年时间里,特区建发多次纾困华南城,送出了“入股资金+收购资产+信用背书+协助美元债展期”的救急输血包。

除入股资金外,2022年7月,特区建发与票据受托人花旗国际签订“维好协议”,为华南城成功争取多数投资人同意,华南城因此实现首次美元债展期。

同在2022年7月,特区建发以12.57亿港元的现金对价接盘华南城旗下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50%股权。2022年12月,特区建发再以50亿港元的现金对价认购西安华南城的69.35%股权。

2022年11月,特区建发与华南城签约全面协同合作,盘活首批南昌、郑州、南宁项目,并通过下属公司牵头发起设立总规模约110亿港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为项目注入资金。

到了2023年3月底,在特区建发的推动下,华南城宣布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11家银行签署共约60亿港元流动资金银团贷款合同,贷款期三年,年利率仅为4.7%。这笔银团贷款是华南城自创立以来获得的最大单笔融资,通过置换高息贷款,华南城预计每年利息成本将节省2亿—3亿元。

华南城在最新的公告里重申,对特区建发持续的支援表示感谢,而当下“集团债务发生违约事件将严重影响特区建发为本集团提供支援,以使其偿还未偿债务,并就进一步提供支援构成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城的股东列表里,第三大股东为腾讯控股全资控股的一家子公司THL L Limited,持股比例8.35%,持9.56亿股。

2002年,从事珠宝生意的郑松兴联合潮汕老乡梁满林、马介璋、孙启烈、马伟武共同出资成立了华南城,彼时,五人还分别控制着民生国际、京晖集团、佳宁娜集团、建乐士、力嘉国际等香港上市公司。到了2009年,华南城赴港上市,部分创始人也陆续退出股东名单。

2014年1月,华南城引来了腾讯作为战投,腾讯以15亿港元认购6.8亿股华南城新股,认购价为每股2.2港元。同年9月,腾讯再以每股3.36港元购股价行使其购股权,认购华南城2.45亿股新股,总价逾8亿港元。据此计算,腾讯投资华南城被套牢长达9年,账面浮亏超20亿港元。

2014年,华南城股价达到了巅峰,最高股价为3.4港元/股,不过从2015年开始持续下跌。截至2023年12月18日收盘,华南城股价跌约5%至0.3港元/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