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以485元/吨由深圳市家化美容品有限公司竞得,创下全国碳汇市场最高单价纪录

“每吨485元第三次,成交!”9月26日,在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大厦3楼,伴随着一声落槌,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以485元/吨由深圳市家化美容品有限公司竞得,创下全国碳汇市场最高单价纪录。

这是深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步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优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最鲜活的“深圳实践”。俯瞰深圳地形地貌,一侧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区;另一侧,则是草木葱茏、候鸟翩跹的“绿色家园”,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融,勾勒出一道亮丽风景。

净零排放“排头兵”,深圳引领浪潮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一种特殊的滨海湿地,能够保护海岸免受风浪侵蚀,更是鸟类、鱼虾、植物、昆虫栖息的家园。据悉,每公顷红树林具备约3754吨碳储存能力,相当于2650辆石油燃料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的有效保护将成为推动我国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的关键因素。

“中国红树林看广东”,广东红树林面积占到全国总数近四成、红树林品种丰富齐全。深圳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因海图强,在红树林建设上,也引领着浪潮的方向。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红树林保护建设就已拉开大幕:1984年,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应势而生,首次规划设立;1988年,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速了生态建设的步伐;1994年,深圳规划建设滨海大道,特增加一亿元成本,绕开了红树林保护区;在数十年的建设中,深圳红树林面积逐年增长,多个红树林生态公园陆续开放,深圳、香港海岸的大片红树林湿地,也成为中国现存唯一都市湿地区。

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至此,深圳红树林建设,进入了快车道。2023年9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经《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深圳由此成为国际多边环境治理机制的全球枢纽之一,中国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深圳红树林,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名片”。

生态产品有望推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被视为从工业文明经济体系过渡到生态文明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提出了生态产品的概念,旨在将生态空间中的环境因素纳入经济决策范畴,实现将生态资源引入市场经济体系。

在此背景下,碳汇交易备受瞩目。碳汇交易将生态系统中“固定二氧化碳”的功能转化为生态产品,通过碳排放权配额管理、自愿交易、碳市场交易等途径,实现了森林碳汇、海洋碳汇等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依托生态资源的高速发展,深圳也在奋力书写自己的答卷。近两年,深圳积极开展生态产品目录编制和评价研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陆域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核算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成果已完成公示,规定了陆域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基本原则、数据来源、核算流程和核算方法;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海域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与核算也在稳步推进当中,2023年5月,深圳发布全国首个《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填补国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类碳汇项目方法学空白。2023年7月,国际红树林保护专项基金在深圳启动,平安产险承保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正是基于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红树林碳汇的交易。

深圳市家化美容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鹏表示:“作为这次蓝碳海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圳实践的参与者,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自愿碳减排和为生态产品付费是我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作为回馈深圳这座民营企业家成长摇篮的一种行动。”

作为当下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碳汇交易有何意义?简而言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能够加速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一,有效促进环境保护:生态产品的大力推广,能够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减少非可持续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低环境污染;其二,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产品的发展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一定程度上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三,倡导绿色消费,帮助人们改变消费习惯:生态产品的推广,促进人们选择环保产品和采取节约用能的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亦是企业、个人,诸多举措的汇聚,深圳以此在生态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为更多的生态项目提供了可行的蓝色金融支持。

链接全球,深圳蓝碳经济谱写生态新篇章

近年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加强对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和利用,为深圳蓝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着力强化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制保障,起草了《深圳市自然资源统一动权登记实施办法》,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海域使用管理条例》,规范海域使用管理;印发《深圳市沙滩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加强沙滩资源的管理;编制《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和《深圳市湾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年)》,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长远的战略规划,为全国走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先行范例。

此次在福田红树林碳汇拍卖的工作中,蓝碳产权的确权登记成为关键一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体系,他们正在创新蓝碳确权登记方式,旨在结合碳汇总量登记及交易信息登记等新元素,以更明确地归属红树林的产权。

为了确保红树林碳汇量的精确计算,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方法学》,为碳汇计量提供了科学支持。同时,还聘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对红树林护碳汇项目产生的碳汇量进行核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正处于探索的阶段,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积极构建碳汇资产评估方法体系,借鉴土地资产评估相关方法标准,通过市场比较法对红树林保护碳汇进行综合考虑的价值评估。这一过程通过评估与专家论证,为红树林保护项目碳汇的拍卖底价提供科学依据。

为实现市场化配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参考土地拍卖流程,制定了详细的拍卖公告、竞买须知、竞买申请书、成交确认书等一系列交易文件,并牵头编制了《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试点组织方案》。

除此之外,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推动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在深圳落地。作为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深圳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保险机制+生态维护”有机融合,利用保险服务手段多维度地对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碳汇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当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受到损害时,可通过保险理赔降低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成本,保证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稳固提升,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通过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蓝色金融发展经验,在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红树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先行示范意义。

深圳的生态建设不仅注重法制和技术支持,更在经济与生态的结合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深圳成功拍卖了本土开发的首个碳汇产品,标志着深圳在生态建设方面迎来了新的经济动能。碳汇交易的成功不仅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新的样本,推动了绿色金融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

这是深圳全力打造国际红树林中心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圳在生态与经济共融的征程中,将持续谱写辉煌篇章,为构建美丽中国、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