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10分钟收视率即破2!岁末年初,上海IP的又一影视爆款——《繁花》悄然间成了最近网上热议的电视剧

“一九九二年的上海,

霓虹养眼,万花如海。”

开幕两句旁白,把20世纪90年代上海繁华的商业街景描述得恰如其分,令人憧憬。而一句“天心不许人意,只要一个疏慢,就有果报。”又将这繁华盛景之下,各路人物的生存现实,揭示得淋漓尽致,也牵出了之后错综复杂的剧情。

《繁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获“五个一工程”奖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是上影集团继电影《爱情神话》之后出品的又一部“海派精品”,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沪上弄潮儿女的奋斗人生。从商界的风云变幻,到底层的烟火气息,形形色色的人物交织在一起,成就了90年代黄河路上的故事。

截至目前,这部历时6年筹备、3年制作,上海原创、上海拍摄、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繁花》自首播至今,前几集的质量赢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搿能介额上海,侬记得伐?

有人为剧情而沉迷,有人因场景而怀旧。《繁花》的一大噱头,无疑是剧中夜上海的灯红酒绿和浓郁的老上海味道。而剧中时而闪现的老上海纪实影像,让人仿佛回到那个年代。

有网友好奇,1993年的黄河路,真有剧中展现得这么“嗲”么?马上就有网友回应,当年黄河路街上霓虹绚烂,比肩香港夜市。

一些细节上的处理,也勾起了许多人对老上海生活的怀旧。比如,剧中买油条的场景:筷子串在油条里,下面兜着钢宗鑊子,让很多人直呼“经典”。人物形象上,宝总的上海小开形象、爷叔的老克勒气质……都让人回味无穷。

“复活”一个时代只为“繁花”绽放

“复活”一个时代,道具是真实质感的保证。

作为《繁花》主要拍摄地——上影车墩影视制作基地,更是在这3年多的制作时间里亲历了“繁花”绽放的全过程。剧中有3000余件道具、2900余件服装出自上影道具库。“这些道具都是我们收藏的90年代原件,足以真实还原当年上海人的生活。”上影车墩基地道具库的老师傅说道。

剧中主场景之一的黄河路,满街霓虹五光十色,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为此,上海影视乐园黄河路上足足装了24座大型霓虹灯和50多块店铺招牌,这些霓虹灯均是车墩基地现场生产,现场的霓虹灯制造车间超过1000平方米。

“海派盛宴计划”

推动海派文化繁花似锦

值得一提的是,《繁花》沪语版的播出,备受关注,从目前网上评论来看,《繁华》沪语版收获了众多上海观众的喜爱,也得到各地观众的捧场。主演胡歌坦言,在拍摄中深感“方言和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性格都有深刻关系”。

《繁花》出品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介绍,作为上影精品内容战略的重要项目,《繁花》和《爱情神话》都将成为上影“海派盛宴计划”的起点,一系列海派影视作品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影视文化与城市魅力交相辉映、互相成就,海派电影始终是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王健儿表示,上影将加快推进“精品内容”核心战略,持续打造具有海派大IP潜质的作品,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海派,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