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首个工作日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
广东只争朝夕抓经济、
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奔向高质量的
火热景象
如春潮涌动,催人奋进
同时,深圳特区报在头版推出甲辰新春系列评论——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硬道理 | 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①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快马加鞭!
龙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广东只争朝夕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奔向高质量的火热景象,如春潮涌动,催人奋进。
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充分彰显了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志向和冲天干劲。大会在深召开,是对深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肯定,更是鞭策。
坚持高质量发展,动摇不得,放松不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一锤定音。
“硬道理”是本质、是方略,强调了科学论断毋庸置疑的地位,传递出贯彻科学论断的坚定决心。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与“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脉相承,体现了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战略定力,同时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把高质量发展确定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使然,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统筹我国发展与安全的现实使然,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逻辑使然。
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发展质量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飞跃,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硬道理”,须有硬要求。既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统筹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锚定硬标准。新发展理念就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标准。是不是“高质量”,须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尺子”好好衡量。形成硬指标。全社会研发投入、万元GDP能耗、亩均产出、大气质量、民生支出占比等等,这些硬指标谁占优,谁才算“领跑者”。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深圳向着“高质量发展高地”迈进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努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加快将广东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奔赴“再造一个新广东”的美好未来,扛好全国首个“13万亿”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乘着新时代东风,笃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 | 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②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将迎来75华诞的共和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知其所来,志向弥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政治原则,是管总、管根本的;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定向领航。
“最大的政治”,就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为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是要求全党一切工作的中心都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展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许多未知领域仍需我们勇敢闯、大胆试。与此同时,我国离现代化强国还有相当距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注定伟大而艰巨。要取得全面成功,就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表明了其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主线,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能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最大的政治”必定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要让人民“唱主角”,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能坚持听民意、聚民智、汇民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就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句话透彻明了:一定要紧紧扭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放松,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搞上去!像深圳这样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同样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惠民生”,加快全市域均衡一体化发展,并为全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最大贡献。
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是深圳义不容辞的使命。深圳要胸怀大局求卓越,勇担使命当示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篇章!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丨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③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高频词。
何为“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崭新创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引领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则是当之无愧的“制高点”。谁能抓住机遇先行攀登,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优势,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就在龙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新质生产力”成鲜明的关键词。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责重如山、前景无限、时不我待!
新质生产力何以为“新”?“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核心要义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如何发力?以新提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以创新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动力体系。
“引擎”焕新,找准着力点。
扭住科技创新。新的“科学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科技创新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要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狠抓质优关键。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要下好产业部署“先手棋”,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向“实”向“新”向“未来”,不断提高制造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挺起产业发展硬脊梁。
“模式”更新,夯实硬支撑。
向改革要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一切制约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都要打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改革促创新、畅循环、强保障,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优环境聚合力。什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力量?人才和企业!视人才为珍宝、与企业同奋斗,用市场育动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让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不日新者必日退。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也是未来之城。低空经济已然起飞、超充之城就在身边、AI和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场景正在加速拼接。深圳当以先发之势跑出加速度,按下新质生产力“快进键”,增强科技创新“硬核力”,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以“新”欣向荣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
争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典范 | 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④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深圳原创舞剧《咏春》选段登上央视春晚,引起海内外观众和专家学者广泛好评。
“咏春热”持续升温,折射的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精彩实践,也是深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两个结合”的伟大产物,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人类文明的创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
在继承中创新,于开拓中发展。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于现代城市文明有着丰富的表达和现实的注解,本身更是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透过深圳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文明中国。深圳要倍加珍惜、不断擦亮这个窗口,争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典范。
坚定文化自信,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上勇当“旗手”。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结合新时代经济特区创新实践和“双区”建设创造实践,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当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佳代言。
坚持守正创新,在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上成为“高手”。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涵养科学精神、艺术精神、人文精神,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秉持开放包容,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争当“强手”。立足“交汇、交融、交锋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全面立体开展城市综合营销,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先锋。去年举行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和第十九届文博会“双星并耀”,合奏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征程上“加速跑”的一首激越进行曲。深圳要利用办好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展城市全球推介、助力企业扬帆远航、办好国际展会和赛事等契机,向世界讲好深圳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不断深化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循大道,至万里。新时代新征程,深圳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加快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深圳担当作为。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 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⑤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未有穷期。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深圳要牢记嘱托,坚定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赓续弘扬特区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当先锋。
4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一次又一次,掀起澎湃浪潮。每一次的拍岸惊涛,都释放着强劲动能。一次次突破禁区、打破桎梏、破旧立新,推动社会发展浩荡向前。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凸显,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何以解难,何以破题?唯有改革!舍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全面”“深化”,意味着改革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打破常规、动真碰硬;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敢动奶酪、敢碰问题。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注重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杜绝“马走日、象走田、炮打一溜烟”式的单兵突进,摒弃零敲碎打式的调整、碎片化修补。向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坚毅推进、攻坚突破,以之为牵引,全面推进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先锋当有非常之为。深圳当大胆试、大胆闯。秉持更高站位和更大格局,锚定深圳在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中的使命和责任,用好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从全局出发,落实改革任务、拿出改革项目,推进改革走深走实。重点领域谋求突破,在营商环境改革、民生诉求综合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技创新环境制度改革等方面,不断掘进、持续突破,打造更多标志性改革成果。
秉持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
全面深化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没有丝毫回旋余地。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认识不能糊涂、决心不能动摇。要始终保持进取姿态,做到无私心、无私利、无私情,横下一条心,勇于“顶硬上”。
以改革成效取信于民。
改革措施有没有满足人民的愿望、有没有推动问题的解决、小日子是不是一天更比一天好,人民会有切身感受,谁也做不得假。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改革成果,让人民成为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共享者,这样的改革方为大家所乐见。
只要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只要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改。
志不改、道不移。要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意志,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大步涉险滩、啃下硬骨头,誓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 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⑥
流向大海的河流,历经百转千回,奔腾向前的势头始终不变。
迈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交出超大规模经济体回升向好的答卷,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我们自信且有底气。
中国经济光明是铁一般的事实。
去年,我国经济增速5.2%,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实现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深圳市GDP达到3.46万亿元,增速6.0%;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这份成绩单,有力印证中国经济光明论。
中国经济态势向好无可置疑。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且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力量持续积聚,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优质要素条件不断集聚。
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可贵的稳定锚。
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一个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中国,一个真心诚意与世界各方分享机遇的中国,必将带给世界更多机会。
未来始于当下。抬望眼,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壮阔的光明前景。
我们有战略性有利条件。
我国发展具备“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大于不利条件,未来空间无比广阔。
我们有澎湃的发展能量。
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依靠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加快孕育形成。
我们有强大的发展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亿万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经济一定能迎来更光明的前景。
在看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需求不足、预期偏弱、风险较多等问题仍然存在。“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拦路虎”。
经济大市深圳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干劲,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深圳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勇担“经济挑大梁”重任,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实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以深圳奋进之光为全国大局添彩。
向前行,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人间正道在我们脚下。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冷静应对,中国经济一定能够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 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⑦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真挚朴实的话语温暖人心,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宏叙事,最终落脚于人民群众小日子的温馨故事。街巷人气升腾,乡村产业兴旺,天蓝地绿水清,收入持续增长……气象万千的中国图景,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
好日子当“步步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致力于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更好的日子,意味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创造出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日子更有奔头、生活更有劲头。人人都过好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天天都是好日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做大“蛋糕”更分好“蛋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做实民生“升级版”,以更高标准、更高品质、超常力度、超常举措,推动社会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好日子靠“好法子”。
事须得法,然后成之。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一个个可感可及的“小确幸”,是对好日子的生动注解。问需于民、创新为民,民生实事一干到底,改善民生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
要有的放矢。用心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敢于抓“弱点”,善于抓“热点”,勇于想“新招”,针针对穴抓落实,把民生办到市民心坎上。要说到做到。只有做到,老百姓才会称道,开空头支票不行,画大饼不行,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一抓到底。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办,把大家的“有感小事”办成“暖心大事”。
好日子要“齐努力”。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每一个人都挥洒汗水、敢闯敢拼,埋头苦干、拼搏奋斗,才能汇聚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让人民群众永远站在“C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创共享美好未来。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合力奔赴好日子。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深圳要做标杆。深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标杆。在2024年的民生清单上,深圳正在从“民生七有”到“民生七优”加速前进,以创新理念、创新举措,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充满信心加油干,更好的你我必将“拼”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甲辰新春系列评论⑧
开放是泱泱大国气度,更是国家繁荣发展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4月视察广东时特别强调,广东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了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开放不止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一些“回头浪”、某些国家试图构筑“小院高墙”的国际形势,我们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
要突出“扩大”这个关键。须以更加广阔的开放视野、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走向世界,面向全世界扩大开放,在全国全球坐标系下谋划开放布局,全面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要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抓住“高水平”这个关键。制度型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新形势下,要积极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要以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为抓手,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创造更多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开放促发展,开放赢未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过去靠率先开放赢得了先机、塑造了优势。新时代新征程,深圳要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范”,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把开放之门开得更大更敞亮,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作出新的深圳贡献。
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涛声依旧,奔涌向前。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