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与实体经济,是根基与血脉的相辅相成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出重要论述,今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五篇大文章是对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针对性部署,对于明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和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着力点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在总局指导下,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聚焦难点堵点,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科技创新历来是深圳发展的关键动力。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深圳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支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强化政策引领,推进银政合作,加强创新产品服务,推动建设科技产业创新高地,推出首批监管认定科技支行20家。下一步,将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合力,指导落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实施意见》。扎实推进首批科技支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协调完善地方配套扶持政策,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性、积极性。探索建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助力前海、河套合作区等区域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提质增效,持续跟进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情况,推动解决政策痛点问题。

聚焦健全体系,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坚持和加快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中长期的重要战略目标。我们着力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框架,优化绿色金融政策环境,协助地方政府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建立绿色金融专营体系,督促机构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下一步,将围绕“双碳”目标,研究探索与碳绩效挂钩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聚焦制造、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健全绿色保险服务体系,强化绿色装备科技保险、巨灾保险、碳汇保险等发展。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促进深圳绿色金融领域加快发展。

聚焦扩面提质,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服务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普惠金融要有新理解、新认识,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精准度和触达面。我们通过推动减费让利、强化科技赋能、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产融对接,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2022年和2023年,深圳连续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下一步,将持续做优“深惠万企 圳在行动”品牌,不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优化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研究场景化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加快发展普惠保险,服务民生保障。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丰富监管工具箱,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聚焦多元化需求,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养老金融的独立提出,是适应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快速提高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养老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制度、商业养老金制度等试点落地,发布《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指导意见》,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深圳市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深圳建设“老有颐养”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下一步,将探索制定深圳养老金融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做好金融支持银发经济产业集群的政策指引,推动完善金融支持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配套制度。加快建立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和优质服务体系,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政策对接和资源对接,用活用好深圳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升养老金融的“含金量”。

聚焦效能和安全,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是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加快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双区”优势积极开展创新试点,形成产品、服务和技术示范引领。下一步,将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在技术金融应用方面填补国家标准空白、补齐行业标准短板,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深化数字技术的金融场景应用,推动金融服务精准触达。推动提升数字金融风控能力,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深圳监管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总局有要求、基层见行动、金融出实效”。立足新时代金融监管职责使命,把“五篇大文章”做出深圳特色,持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大局能力,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持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