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海洋哺乳动物长须鲸被日本最新的捕鲸船盯上了!
长久以来,日本的捕鲸行为和捕鲸文化不断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尽管如此,日本的商业捕鲸行为却始终没有停下。就在不久前,日本最新的一艘捕鲸船“关鲸丸”号开始捕鲸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关鲸丸”号沿着日本东北海岸开始进行为期数月的“捕鲸远征”,且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捕获200头左右的鲸。鲸作为海洋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日本政府此前声称捕鲸活动有“科研”目的,这样的捕杀行动,是否与全球生态安危息息相关?
“关鲸丸”号首航, 计划年底前捕获200头鲸
5月底,日本最新的一艘捕鲸船“关鲸丸”号(上图),在一场热闹的仪式中启航出发,开始了首次捕鲸活动。“关鲸丸”号是一艘9000多吨的捕鲸母船,耗资约75亿日元。
当天,“关鲸丸”号从下关市出发,沿着日本东北海岸开始进行为期数月的“捕鲸远征”,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捕获200头左右的鲸。
作为一艘大型商业捕鲸母船,“关鲸丸”号具有较强的鲸肉加工和储存能力。船尾设有坡道,方便把鲸拖上船。船上配备有40个温控集装箱,可以冷藏860吨鲸肉,船上还有储存鲸油脂的专门设施。一些国际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提到,这预示着捕鲸业这个在日本受到政府保护的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日本曾“退群” 执意商业捕鲸
由于人类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对于鲸的滥捕,鲸濒临灭绝。为了恢复鲸的数量,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的全体加盟国于1986年同意禁止商业捕鲸。1948年,日本加入国际捕鲸委员会,1986年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日本被迫停止商业捕鲸。但仅仅一年以后,日本于1987年开始以“科学调查”的名义,每年捕杀200到1200头鲸。这种行为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随后,日本干脆“退群”。
2018年9月,在“国际捕鲸委员会”大会上,日本再次提议重启部分商业捕鲸活动,遭到大会否决。2018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2019年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而就在第二天,2019年7月1日早晨,日本捕鲸船队正式出港,重启当时曾中断31年的商业捕鲸活动。
日本政府拟将长须鲸列入商业捕鲸名单
日本的商业捕鲸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范围越来越广。就在今年5月初,日本水产厅还宣布,将长须鲸加入到商业捕鲸许可的名单中,使现有可捕鲸种类增加到四种。这也是日本自2019年正式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并恢复商业捕鲸以来,首次增加新的捕鲸对象种类。而据日本媒体报道,此次捕鲸船“关鲸丸”号出海,正是以捕捞长须鲸为主。
目前这份草案正在征求公众意见,预计最早将于7月作出决定,草案涉及允许商业猎捕长须鲸,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说,鲸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就像其他海洋生物资源一样,应该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获得可持续性利用。
日本于2019年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解除对小须鲸、布氏鲸和塞鲸这三种小型鲸类的商业捕捞禁令。日本水产厅称,2023年,日本共捕获294头鲸。长须鲸是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海洋哺乳动物,如果修订草案获得通过,这将是日本重启商业捕鲸后,首次新增猎捕对象。
日本认为食用鲸肉已成日本文化一部分
长须鲸是体型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鲸类。近一百余年,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鲸类的数量急剧减少。在我国,长须鲸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因而“关鲸丸”号此次下海首航,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为何日本要执意捕鲸呢?或许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的话中可以找到答案,林芳正说,“鲸是重要的食物资源,捕鲸对继承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非常重要”。那么,这能成为日本捕鲸的理由吗?
捕鲸在日本有着很长久的历史。日本人甚至认为,食用鲸肉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日本人就开始在近海捕鲸,以取得鲸肉和鲸油脂。日本很早就成立了远洋捕鲸船队,1938至1939年就曾派出6艘远洋捕鲸船驶往南太平洋。资料显示,船队此行一共捕杀了7500头左右的各类鲸。
二战后,日本食物匮乏,鲸肉更成为当时民众每日所需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据统计,1947年日本民众食用动物蛋白总量的47%来自鲸肉。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的远洋捕鲸业达到高峰。当年日本有7支捕鲸船队,每年捕杀2万头左右的鲸鱼。如今,鲸肉作为日本传统食品的地位逐渐下降,但鲸肉依然很有市场,在超市经常能看到新鲜的鲸肉在出售,不少餐厅也提供鲸肉食品。
日本的捕鲸行为一直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让日本成为众矢之的。早在2014年3月,联合国海牙国际法院就曾做出判决,认定日本在南极海域捕鲸并非出于其辩称的所谓“科研”目的,并要求日本立即停止这一活动。当时,日本还是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成员。近年来,日本的捕鲸船在太平洋上屡屡遭到环保组织的抗议甚至是暴力攻击,双方冲突不断。不少人担心,那些海洋中的庞然大物,它们的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央视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