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
上述通报称,近期,经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调查审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议审定,自然科学基金委对相关科研不端案件涉事主体进行了处理。
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此次通报的十起学术不端案例中,陕西某高校教师刘建妮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请托、约定答辩问题,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案例,位列其中。
通报称,经查,刘建妮在2021年重点项目通讯评审过程中通过邮件等方式向多位可能的专家请托,在重点项目答辩前打探评审专家信息并向多位专家请托,向其中两位评审专家全成、程海发送希望答辩时对方提的问题,违规获取会议评审投票结果后又向他人泄露评审结果;在2021年面青地项目会议评审过程中,泄露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为项目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评审信息。刘建妮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在上述重点项目评审期间,全成接受项目申请人刘建妮请托并向刘建妮泄露自己作为会议评审专家的身份和参会时见到的其他会议评审专家信息,会议评审前与刘建妮约定了答辩时提问的问题,会议评审结束后向刘建妮泄露会议评审结果。全成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程海接受项目申请人刘建妮请托并向刘建妮泄露自己作为会议评审专家的身份,会议评审前与刘建妮约定了答辩时提问的问题,会议评审结束后向刘建妮泄露会议评审结果。程海应对上述问题负责。
经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2024年第6次委务会议审定,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五十条第一项,撤销刘建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东寒武纪生物演化、化石埋藏与古环境重建探索”(批准号42130206),追回已拨资金,取消刘建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刘建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5年(2024年4月9日至2029年4月8日),给予刘建妮通报批评。
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五十条第一项、第四项和第四十四条第四项,取消全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全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2024年4月9日至2026年4月8日),给予全成通报批评。
决定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第五十条第一项、第四项和第四十四条第四项,取消程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程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2024年4月9日至2026年4月8日),给予程海通报批评。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询公开信息发现,上述被通报的刘建妮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教研室教授。
据西北大学方面公开资料介绍,刘建妮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2006年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主要开展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化石埋藏学研究,在寒武纪节肢动物及其相关蜕皮动物的起源、演化和埋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摘要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6篇(SCI收录14篇,含Nature封面论文1篇,回复评论文章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1篇)、第一作者国际会议摘要10篇。
去年以来,自然科学基金委针对评审专家被“打招呼”这一现象着重整治。
2023年2月2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党组会议,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窦贤康在讲话中指出,坚决根除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是当年的重点任务。
2024年7月,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透露,专项整治以来,已将因“打招呼”被处理的人员按规定录入由21个部委、47个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联合惩戒。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