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经济日报报道,当集采“螺丝拧紧”,一些进口药的身影从公立医院里渐渐淡去,公立医院用集采药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在大部分地区,公立医院集采产品的用量基本达到90%以上甚至100%。资深保险经纪人张丽(化名)发现,从今年开始,购买商业健康险的客户里,对外购药的需求明显增强了。当一些患者在公立医院里开不出原研药时,外购药成了大家所关注的Plan B。“现在很多客户咨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保险产品含不含外购药?拿着处方去院外药房买药,能不能报销?’
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供给方之一,民营医院也发现了进口药“需求和获取”之间的隐形矛盾。甚至,民营医院的从业者发现,去他们那里找进口药的人也变多了。
在上海,有购买力的患者对进口药的需求旺盛。李鑫(化名)是一家民营医疗集团的运营高管,他听临床医生陆续反馈,从2023年下半年起,集团旗下的多家肿瘤专科医院里,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询问“是否有某某原研药”。既不受集采政策约束,也不受医保控费限制,李鑫直呼,民营医院,尤其是非医保定点的民营医院在这一块“太有优势了”。李鑫还说,进口器械与进口药面临的情况甚至是类似的。
一家高端私立医院资深高管刘洋(化名)透露,目前创新药企最迫切的是,为自家没有进入集采的标外产品,寻找新的销售通路。中高端私立医院,正在吃下这块“原研药、进口药销售”的蛋糕。为了能接得住高端医疗需求,这些私立医院正在加快业务转型的步伐。据刘洋进一步了解,外科、肿瘤这两块业务的收入在民营医疗中的占比正在越来越高。尤其在和睦家、嘉会这样的头部私立医疗机构中,两者相加基本能占到50%以上的收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