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全球总票房预计达到9.12亿美元,将超越2018年上映的《波西比亚狂想曲》(9.108亿美元),成为影史票房最高的传记片。
该片依据普利策获奖的传记图书《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创作,内地版时长为3小时1分钟,目前来看,内地版本与北美上映版本基本一致,只是在部分镜头进行了遮挡,比如为亲密戏中的女方身体P上了一身黑裙。
《奥本海默》影片画面。图/豆瓣
《奥本海默》开篇以核爆画面为背景,用“普罗米修斯”的描述点出了电影“殉道者”的悲剧内核,紧接着,用Fission(裂变)和Fusion(聚变)的视角,分开叙事了奥本海默(基里安·墨菲饰)作为科学家的天才人生,及斯特劳斯(罗伯特•唐尼饰)因个人恩怨对奥本海默的迫害过程。
影片通过配乐的变化自然传递主角情绪,开篇时缓慢、优雅,展现了奥本海默在剑桥求学、以及工作初期的社交生活;中段开始躁动不定,呈现了奥本海默在制造原子弹之前、知道原子弹爆炸结果之后的不安;后端偏沉郁,展现了奥本海默因受时任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斯特劳斯迫害,失去了安全许可后,甘愿成为“殉道者”的心理状态。
基里安·墨菲饰奥本海默。图/豆瓣
【1】该片“三位一体核试爆”为实拍,视听语言出色
电影中最值得瞩目的应该就是“三位一体核试爆”那一幕。导演诺兰本就以“热爱实拍”出名,观影前大众也了解到《奥本海默》剧组实地拍摄模拟原子弹爆炸的场面,并未使用电脑CG特效。
因此电影开始后,观众大概率都会有共同的问题:诺兰导演会怎样处理这场核试爆的画面?筹备阶段时,会真做一个微型爆炸吗?电影画面里,视听语言又将怎么处理,才能展现出这部电影来到高潮部分?
《奥本海默》剧组在“核弹”试验实拍地。图/豆瓣
但与大多数人预想不同的是,《奥本海默》“三位一体核试爆”部分,发生在清晨的五点半,之前,是长时间的狂风骤雨和核试验基地所有人的连续失眠。
紧绷的情绪、发颤的手指、习惯性擦鼻子的动作……好不容易等雨雾散去,科学家按下按钮,美军士兵开始倒数两分钟,所有人带上焊工眼镜、趴在地上,被提示直到看到山上反射的光之前不要转身。银幕前的观众也随着倒计时屏住呼吸,在静默中与奥本海默同频思考、共通心情。
最终,核试爆倒计时结束后,观众等待了数十秒才听到了爆炸的声音,第一时间目睹的是银幕上爆炸的奇景。这种延迟,与真实世界中音波比光波传播时间更慢有关,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在巨大震撼前“失声”的感受。
原子弹爆炸画面。图/来源网络
随后,当德国自愿投降,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被美军丢入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核弹后,奥本海默走入礼堂,崇拜者们发出了剧烈的跺脚声和鼓掌声,在又一次巨大的声浪下,奥本海默再一次被“失声”的体感笼罩,他的视角里,人们为战争胜利的喝彩渐渐与核弹爆炸后的震耳欲聋所重合。
奥本海默就是在这种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恍惚中发表了对战争胜利的观点,随后,昔日友人的举报和官方介入的调查,也纷至沓来。
除了让读者获得听觉的感受,《奥本海默》始终坚持着对画面的把握,从影片开头,奥本海默的视角里就一直出现恒星、光点等现实外的量子世界,后续随着他思维和情绪的变化,这种现实世界外的画面越来越多,刻画了人物神经质的气质。
至关重要的核爆试验场景里,剧组用LED灯发出对应核爆颜色变化的光,给出了一个奥本海默的特写镜头,他的脸上映射出核爆产生的所有光线变化,直观地将观众带入了他的视角。
【2】《奥本海默》原型人物就是天才,曾是杨振宁的院长
除了电影剧情和视听语言,主演们的演技对其容貌的修饰也是一个亮点。饰演奥本海默的演员基里安·墨菲,在本片中是和诺兰第6次合作,他身材瘦削、眼珠湛蓝,有一种兼具邪魅和纯净的美感,在多个镜头都用眼神展现了“神性”的主题。
了解真实的奥本海默也许更能理解影片中奥本海默“神性”和“殉道者”的特点。
奥本海默出生于一个纽约犹太家庭,由于家境富裕、智力超于常人,从小得天独厚。他曾在哈佛上学,留学欧洲,热衷建筑学、古典文学、绘画学,积累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知识,青春期时曾在精神分裂症的边缘徘徊。
奥本海默懂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德文、荷兰文、少量中文及梵文,曾阅读梵文原版的《薄伽梵歌》和德文原版的《资本论》,25岁便在伯克利担任物理教授的教职,33岁时得到了父亲留下的高达20万美元的遗产。
1945年7月16日,由奥本海默主导的三位一体核试验(“曼哈顿计划”下)成功完成,奥本海默面对蘑菇云讲出了那句经典的“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战后,他反对核弹的研制,又有曾接触共产主义的经历,遭受了多方政治迫害。
斯特劳斯(罗伯特•唐尼饰)曾对奥本海默进行迫害。图/豆瓣
巧合的是,同一时间线,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成为了奥本海默的后辈。1945年,杨振宁赴美留学,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9年夏,杨振宁经导师推荐,来到奥本海默时任所长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并在此度过了17年学术生涯,就连李政道来到普林斯顿(1951年),也是杨振宁给院长奥本海默写信,奥本海默同意并邀请的。
在杨振宁的笔下,奥本海默是一位锋芒毕露的天才型人物。
奥本海默研究生导师玻恩曾说,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本人)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
杨振宁称,认识奥本海默时对方已经妇孺皆知,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时有发生。佩服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以上叙述足以看出奥本海默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自信,由于此,他在核弹爆炸后的反思,与自己竟成了“死神”的内疚才显得那样真实。
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图/《奥本海默》电影剧照
再回到电影本身来看,“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是经典台词,但影片中另一句台词“你不能移动石头,却没有准备好面对石头底下的蛇”,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近期,诺兰导演在影片上映后进行中国行,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称很多担忧人工智能的人都对《奥本海默》感兴趣,因为他们会思考,当科学家解锁可能会造成无法预计后果的技术时,是否应该由科学家来承担责任?责任有多少?
于是,直到三小时的放映结束,离开影院前,观众仍将感受到《奥本海默》的视听语言,并在片尾曲的沉郁中,感受原子弹在人类历史上的“使用”带给世界的余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