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经济上半年交出“平稳答卷”

新时代新济南,面临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着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使命。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时政融媒工作室在集团所属各媒体开设“趵眼”栏目,以“深度观察、读懂济南”为定位,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发展大势、紧跟时政热点,从鲜活的事例切入,从更高的站位思考,让广大读者读懂新闻中的新闻、明晓决策中的考量、辨识政策中的深意,为加快省会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行至年中,济南经济走势备受关注。7月21日,济南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召开,用一天的时间全面总结分析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虽然济南的官方数据还尚未公布,但此次两个会议上都释放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信号——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符合预期。

  就在前不久,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21日山东经济“半年报”发布,今年以来,山东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双过半”,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15.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9799.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7231.5亿元,增长5.8%。

  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在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如今,面对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济南经济上半年交出的“平稳答卷”,可谓来之不易。

  这份“稳”字从何而来?济南未来的经济大盘又该如何持续“稳”下去、“进”上来?

  项目建设步伐之“快”

  “项目提升年”的号角催动建设热潮。

  1-5月,济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5.7%,高于全市投资4.6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较1-4月加快6.7个百分点。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夏日的济南,以一个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为例,现场热潮翻滚涌动。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家村、韩家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B-15地块项目首栋住宅不久前已封顶;天桥区百年老建筑成丰面粉厂通过精心修缮和改造,变身为集电竞赛场、咖啡厅、餐厅、博物馆、美学空间、潮流基地、众创空间于一体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济南市“一城山色”生态修复项目、舜泰广场智慧停车项目上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其探索出的可持续更新模式正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济南样本”……

  据了解,在城市更新方面,济南市今年已启动项目80个,完成年度投资160.6亿元。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已启动项目51个,完成年度投资144.6亿元。

  项目建设突飞猛进的背后,是济南市在有序“留、改、拆”中重塑城市风貌、传承泉城历史文化底蕴、焕新升级产业、补足民生短板的创新实践。

  不仅如此,一组组数据皆是最好的证明——

  2025年,全市共有135个省级重点项目,其中,实施类项目117个,年度计划投资656.5亿元。截至4月底,117个实施类项目已开工91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344.9亿元,投资完成率52.5%。

  2025年,全市共有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871.4亿元。截至4月底,500个市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已开工385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833.9亿元,投资完成率44.6%。

  城市更“新”了,项目更多了,发展更快了。项目建设的步伐稳健而有力,让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得更深更实。

  产业发展动能之“新”

  向“新”而行、动能澎湃,创新日益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济南立足自身确定了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去年,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支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6.4%、14.6%,较2022年分别提高7.8和5个百分点,成为引领济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在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济南一次次展现着其澎湃生命力。

  从2022年起,济南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连续3年每年跨越1个千亿元台阶,在2024年就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89.4亿元。

  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较1-4月加快6.7个百分点。

  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城市兴。

  在5月召开的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确定了将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南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吹响了工业强市加速前行的号角。

  此外,今年年初,针对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济南建立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办公室。这支加快产业发展的“尖刀连”,坚持“专业化、全链条、全周期”导向,紧盯产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谋划培育产业,统筹开展产业链规划、政策、招商、服务等工作,畅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以新能源装备产业为例,目前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已构建涵盖储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新型电力设备在内的产业发展体系,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拥有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余个省市级创新平台。

  今年5月,《济南市支持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设立50亿元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各成长阶段企业提供多元化、可持续的资本赋能支持。

  在产业向新向好的推动下,济南持续按下发展“快进键”,“含新量”也越来越足,不断推动济南经济跑出“加速度”。

  消费活力劲头之“足”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是民生幸福的“风向标”。

  然而,活力是检验一座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消费活力让济南有热度。置身济南,既能感受到历史所带来的厚重感,又能为身处其中的轻盈与动感而动容。这种饱满、充实的活力感,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里,还体现在城市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上。

  今年年初,济南市推出泉城消费提升行动,通过强化政策活动支撑、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快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等举措,在提振消费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出台《2025泉城消费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旅体展消费等10大重点领域提升行动,谋划提出27条综合性政策措施,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一季度,济南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推出“置业消费券”,对5000名购买新建商品住宅并完成网签的消费者,发放1万元消费券;5-6月,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实施汽车首保消费券活动,在济南市购置非营运乘用车新车、并首次购买车辆商业保险的个人消费者,可申领一定额度的保险补贴。

  济南以“政策组合拳” 精准撬动消费市场,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截至目前,共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18.8亿元,统筹市级资金1.1亿元发放汽车、数码产品购新消费券,组织开展汽车首保消费补贴活动,带动汽车、家电及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销售219.2万件(辆),补贴活动共惠及消费者219.2万人次,各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带动消费157.2亿元。

  同时,济南以丰富的消费场景激发消费热情。今年的“五一”假期,济南市策划266项活动,百花洲、宽厚里等街区举办非遗市集和“二安文化”诗书活动,环联夜市音乐节、“嗨啤一夏·不夜泉城”第六届啤酒季激活夜间消费活力,济阳仁风西瓜、垛石番茄、章丘大葱、唐王草莓等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乡村消费……据统计,纳入重点监测的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93.2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9%、3.88%。

  传统与现代交互,让济南这座城市的亲和力、凝聚力、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一个个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让泉城济南焕发新活力、产生新效益。

  未来发展“稳”中有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展望下半年,越是发展越要“稳”字当头,不断积蓄增长动能。

  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新动能的不断培育,济南如何延续“平稳”之势,持续发力实现今年全年的经济发展目标?

  在7月21日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下半年的重点目标——要抓好农业、工业、建筑业、规上服务业、批零住餐业、投资、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工作,推动经济运行不断提质增效。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做大投资增量。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加快提振消费市场活力,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提升消费能级,释放消费潜力。

  经济大盘稳不稳?发展质效好不好?民生保障足不足?2025年,济南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让项目“压舱”、产业“破浪”、消费“扬帆”,在经济的战场上持续发力。

  满怀信心,笃定前行。一年过半,第三季度的济南,将继续释放拼搏劲头,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力、持续力,稳托经济大盘。相信未来,济南经济必将“风景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搜索

shenzhe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