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 2023 年已经进入倒计时,今年的深圳楼市可谓暗流涌动。
一方面买卖双方心态随着政策犹如过山车起起伏伏,从满怀期待躁动不安到愿望落空再到毫无波澜;另一方面,折价新房频上热搜,年初市场由阴转晴再到大手缓慢托底,截至成交量跑出一个 " 微笑脸 "。
虽然经历了如此种种,但还是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喜忧半参,在不确定性中,曙光已经出现。
这算是深圳楼市深度调整两年多后的一个转折,那么寒冬过后深圳楼市将何去何从?
为了更好地把握明年的楼市变幻,我们在做明年的研判之余,顺便也对今年的深圳楼市做了一些总结。
一、市场就是一面照妖镜
对深圳楼市而言,今年是最特殊的一年。
因为这是我们口罩转向之后的一年,代表着深圳楼市已经没有过多的外部因素干扰。
如果想要把全年的变化和脉络串联起来,那么数据就是最好的工具。
从全年度来看,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紧贴着政策变化表现出了一波三折。
年初到 3 月,市场一直吹风松绑大招,情绪带动了市场,导致新房和二手房出现了小阳春,接着 4-12 月,在几乎每月一次的政策下,跑出了一个 " 微笑曲线 "。

对新房来说,还能跑出这样的表现,已经很不错。
因为今年是人才房和安居房大年,新房需求量不仅被严重分流,还被浓厚的观望情绪左右。
但这当中也有打折促销的功劳。
受市场调整环境影响,今年深圳的新房折扣力度达到空前,开盘即送折扣,给出监管约束的折扣底线,甚至打破底线都已经是常态。
比如 " 买房送房 "" 送首付 ""75 折 " 等等,擦边式降价越来越多。
只有位置稍微还不错的改善类型项目稍微卖得好一些,整体去化率能达到八成左右。
再看二手房,虽然复杂很多,但年末也走出了黑暗。
在 8 月之后,成交便开始震荡式回升,最主要是因为卖家以价换量,无论是刚需段位房,还是学位房,又或者是豪宅,都纷纷回调到 2019 年,甚至 2018 年,笋盘层出不穷,结合宏观环境,买家掌握更多的议价权。
这些都是在深圳楼市每一次政策变化中完成的。
所以实际上,2023 年深圳楼市也是政策之年。
从政策的变化来看,尺度也一步一步在拉大,从年初的遮遮掩掩到年底大力刺激,每一次都在复苏市场的边缘试探。
比如参考价和银行贷款脱钩,虽然没有实质性文件,但实际操作早就已经无需参考;再比 " 双证合一 ",同样也没有正式的文件指示,但业主已经可以去窗口亲自办理。
所以 2023 年是深圳由刚需市场转向改善市场的一年,即使政策已经满天飞,都抵不过 " 以价换量 " 的动力。
二、深圳楼市 " 大件事 "
虽然深圳楼市今年一直处于深度调整的状态,但并不妨碍其三番四次出现楼市新闻的热搜。
全年来看,不少事件都直接推动了深圳楼市的走向。
上半年有安居房和人才房退出历史舞台、公积金上调额度、参考价与评估价脱钩、前海及深超总调规、城中村统租,下半年有降房贷利率、新房保价、公租房限制收入、买房送房、深圳人技术性 " 离婚 "、银行评估价下调、豪宅 " 日光 " 等。
几乎每一件事,都成为深圳楼市变化的里程碑。
比如安居房、人才房退出历史舞台,导致深圳新房全年被存量人才房的需求压制,陆陆续续的供应,让人才房年初火到年末,并且在人才房降低申请条件后,短时间内个别项目出现一房难求的状态。
根据不完全统计,深圳今年配售人才房项目超过 20 个,供应超过 15319 套房源,截至 12 月 21 日,成功出售套数超过 14509 套,整体去化率高达 95.5%,占到今年新房网签量的 35% 左右。
比如深圳城中统租,由白芒村综合整治引发的争议,成为深圳 6 月讨论最多的话题,并且引发关于 " 涨租 "" 入学难 "" 租客入住有年龄限制 "" 深圳是否迈向新加坡模式 " 等一系列的话题,总的来说,深圳城中村的统租,意味着深圳住房已经进入双轨模式。

比如深圳买房送房,新房促销,龙华的某个项目买深圳的住宅送东莞的公寓,二手房业主免费送房只需要还房贷,是深圳的住宅价格再次卷出高度的证明。

再比如深圳银行评估价下调,从参考价脱钩后一直持续到现在,象征着深圳二手房抵押价值缩水,买家的首付变相提高。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深圳多个片区二手房因评估价下调。

所以可以看到,即使深圳楼市处于冷淡的周期,依旧不缺讨论的话题。
三、明年深圳楼市会如何?
还有几天深圳楼市就正式收官。
从二手房的成交量来看,跑出 " 微笑曲线 ",年底的翘尾行情非常明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情,一方面是因为深圳下半年政策刺激力度加码。
尤其是 11 月取消 750 万 " 豪宅线 ",二套首付降至四成,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信心。
另一方面,深圳楼市价格已经深度调整,新房纷纷给出 85 折 + 更多的优惠,二手房回调到 2018 年甚至 2017 年,笋盘不断涌现。
至于明年深圳楼市如何变化,很大概率会维持震荡上扬的行情。
首先基于过去一年的政策和成交量来看,深圳的底部已经出现曙光,上扬行情大概率还会持续到 3 月。
因为在北京和上海带头全面松绑的背景下,明年如果市场有下扬趋势,政策调整不会再畏手畏脚,反而会非常果断,持续的托底动作会救到市场企稳为止。
比如央行提到的首套最低二成首付,二套最低三成首付,深圳依然有跟从的空间。
其次,市场分化会继续加深。刚需类市场和改善类市场极有可能走出截然相反的行情。
刚需类市场,基本对应普宅的成交和变化,普宅中新房是成交主流。
在新房限价、人才房、保障房以及大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新房极有可能在 "85 折 + 其他优惠 " 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与开发商私下谈价。
所以明年普宅的议价空间还会加大,尤其是远郊的刚需房,二手房笋盘更多,新房的折扣力度和范围会更大。
改善类市场则对应改善类住宅或者豪宅的成交和变化,在 750" 豪宅线 " 和二套首付降低的效应下,明年改善和豪宅成交量企稳回升将得到更大的体现。
因为单就 12 月,据不完全统计,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套数中,南山深圳湾成交 12 套、前海成交 11 套,科技园成交 4 套、蛇口成交 12 套、宝安中心成交 18 套,而新房在年末收尾阶段也出现了备案价 8.43 万 -11.38 万 / 平的 " 日光盘 "。
所以在降二套首付的背景下,首付资金压力变小了,明年深圳的改善或者豪宅还会持续放量。
第三就是一线城市作为货币的蓄水池,天然就具备了强大的吸引力。
今年央行新增的总资产规模,8-10 月短短 4 个月就增加超过 4 万亿,水放出来了,自然需要去处。就深圳而言,接近 2000 万的管理人口,刚需和改善的需求一直大量存在,只需要稍加刺激,成交量很快便会有所反应。
所以对于明年楼市,只要政策到位,还是要抱有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