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导体产业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深圳“创新之城”再次获得全球瞩目。
10月15日—17日,深圳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行业的盛会。600多家海内外展商汇聚,超6万平方米展览空间,新凯来与子公司万里眼、启云方,汇川技术,润鹏半导体等明星企业集中在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上,亮相企业“拳头”产品或创新工艺。
以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为载体,在这一“黄金秀场”上,深圳各区集中展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从宝安的全环节完整生态链展示,到龙岗138公顷罗山科技园的亮相,以及坪山这一硅基半导体集聚区的集中展示,再到龙华携20余家优质企业参展,各区以独特的产业发展路径,竞逐产业新高地,共同崛起深圳全“芯”版图。
各城区惊艳亮相
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区”,龙岗区在本届湾芯展上带来诸多看点,展出龙岗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涵盖IC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公共平台及检测机构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的138公顷半导体产业集聚区重磅推出;新凯来等龙头企业携最新半导体设备集中亮相,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平湖实验室)展出多款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基础设施和先进设备,彰显“深圳智造”的硬核实力。
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现场发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该产品带宽突破90GHz。万里眼CEO刘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万里眼之所以投入示波器领域,是因为高端的电子测量仪器成为中国电子产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卡点。
据介绍,该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核心技术优势对于芯片级的测试十分关键,能够支持高制程工艺的芯片测试和应用,同时,该产品采用了服务器级别的芯片,其芯片能力比常规业界的仪器高出约4倍,推动高端电子仪器的测量效率。
另一家龙岗企业方正微电子同样亮出“王牌”。展会上,方正微电子精心搭建了车规及工规SiC产品的应用实景,借助汽车模型、光储充系统及工业模型,以实景应用与核心芯片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公司的全系车规与工规产品解决方案。
方正微电子副总裁彭建华告诉记者,企业目前已实现SiC车规芯片实际产能国内第一,是国产第三代半导体唯一实现高端新能源汽车主驱大规模应用,且工规市场进入头部企业应用的三代半厂家。
新凯来及其子公司以及方正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的惊艳亮相,正是当下龙岗区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真实缩影。
龙岗区副区长徐红丽在此前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已扩大至215家,已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规模,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人头攒动的,还有宝安区展馆,该区共有32家企业集中展示,其中既有华润微电子等行业巨头,也有恒运昌这样锐意进取的“隐形冠军”,更有成立仅两年,敢与国际巨头“掰手腕的行业新锐蓝动精密。
其中润鹏半导体在宝安建设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的投产,将有利于弥补深圳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短板;恒运昌在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厂商中,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蓝动精密产出的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MFC、UPC,可与美国、日本等国际一线企业产品同台竞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助力。数据显示,2024年,宝安区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高达14%,超出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占全市半导体产业的比重也从31%攀升至33.2%。
此外,来自罗湖区的两家半导体企业携主力产品亮相,包括江原科技展出的D10AI推理卡是首个实现DeepSeek-R1大参数模型部署的全国产芯片,还有另一家专注Fabless模式芯片设计的汇春科技展出的三款主打芯片产品,分别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电机等领域。
作为深圳最早布局芯片制造的区域,坪山区展台现场同样气氛热烈。目前,坪山全区已集聚超200家产业链上优质企业,涵盖装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等各环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值产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芯片制造产值更是突破百亿。
以“科技蓝”为主体的龙华展区格外亮眼,来自智动未来的“autolife s2”机器人作为龙华展区导览助手,提供的播报服务吸引不少人驻足。目前,龙华区拥有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超过200家,2024年产业增加值达42.63亿元,同比增长8.6%,聚集了中科飞测、金誉半导体、杰普特、埃芯半导体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

链式协同拼起产业版图
深圳各区在展会上释放的产业“高光时刻”,无一不在擦亮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的“深圳坐标”。
纵览本次展会参展商,就汇聚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展商,其中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全球TOP30企业,既有美国应用材料、日本东电、德国默克、英国爱德华、韩国3M、匈牙利瑟米莱伯等国际巨头,也有北方华创、新凯来、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华虹宏力等国内翘楚同台竞技。
深圳各区的参展企业能在具有全球视野的湾芯展上尽显硬实力,离不开长期的战略布局、精准的政策引导、活跃的市场气氛与产业的集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如龙岗区重磅推出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该园区位于深莞惠的几何中心,占地面积138公顷,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能够为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生活空间,将打造为集科技创新、产业孵化、高端制造、人才引育等于一体的面向全球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罗山科技园有关负责人表示,罗山科技园片区包含鹏芯微、深圳平湖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半导体学院,以及对标世界一流园区水准的罗山国际创新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等数个重大项目,是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重点园区,一体形成产学研高度融合的聚集区。

罗湖加大对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了燧原科技、江原科技、汇春科技、蓝箭航天、魔方卫星、苍宇天基等一批新产业赛道企业加盟;宝安构建了日益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区域内聚集了755家规上企业、222家亿元级企业,更有18家A股上市公司引领资本风向,还有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同构成了宝安半导体行业的产业方阵。
各区发挥协同联动的集群效应的同时,对深圳全市而言,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则是超常规的,这更直观地体现在高效、精准的资本赋能。
本届湾芯展上,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基金)正式揭牌。该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通用及专用算力、新型架构存储、光电子及传感器等芯片,以及关键制造设备、零部件及材料与先进封测等核心领域与薄弱环节。
深创投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新东表示,赛米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主要包括三大领域:一是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领域,二是芯片设计领域,三是先进封装领域。
如今,深圳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正呈现出链式协同的新态势,在龙岗、宝安、龙华、坪山、罗湖等产业重镇的协同发展下,正共同“拼”起深圳全市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蓝图。
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达142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6.9%。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