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5个方面19条政策措施。这份文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延伸、落实和回应。
从总体设计到行动推进,国家接连打出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组合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尽管成绩显著,但是必须承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进入攻坚期,仍然存在许多瓶颈问题,比如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深度不足、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供需端即时互动机制未建立等。
《实施方案》的出台非常及时,其行动目标正是将产教融合进一步引向深入。为此,《实施方案》要求梳理总结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提出:在全面梳理现有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举措的基础上,针对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创新激励扶持举措,形成指导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地政策。
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深圳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出台《深圳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深圳市中-高职教育集团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始终以标杆的姿态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发布,标志着深圳职业教育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中迈出了新步伐。
深圳一直在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达十年的“课证”(专业课程和企业认证)融合之路,其标志性成果《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获得了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深圳在全国率先实行“政府出资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校外公共实训基地”的新模式,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在企业建设30个左右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截至2021年4月,市、区财政共支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19个,累计投入经费超过3亿元,许多龙头企业参与其中。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深圳创新经验做法中,“率先建立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成为鼓励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之一。
深圳推进职业教育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具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一是深圳企业数量庞大,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市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达到400.51万户。商事主体总量、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单位土地面积企业数量和人均拥有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这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肥沃土壤;二是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数量较多,深圳汇集了来自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中也包括10家深圳企业,这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高端发展的独特优势;三是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在深圳超过90%,大量的中小企业创新特质强、成长质量优,有主动进行产教融合的迫切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变“一头热”为“两头甜”的基础条件;四是深圳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庞大,位居全国前列,这是打造产教融合改革领军企业的丰厚资源;五是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2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1.3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40%,产业规模优势明显,这是在重点行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的良好基础;六是深圳拥有经济特区立法权,这是助推深圳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先行先试的立法保障。
根据现有基础和优势,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理所应当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先锋。
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立深圳市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虚拟生态园区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深圳需要解决哪些深层次问题?首先,解决体制问题,例如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样使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其次,解决机制问题,例如“企业招人难”和“人才就业难”并存,“企业缺技术”和“技术缺落地”并存,如何使企业、人才、技术实现高效匹配?第三,解决观念问题,例如强校弱企之间的“强弱合作”和弱校强企之间的“弱强合作”,渴求优质合作资源的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和学校搭建产教融合关系?第四,解决制度问题,例如校企在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共研项目和共促成果转化等方面,收益和资源损耗如何计算?第五,解决管理问题,例如不同产教融合主体各自为战、资源重复浪费且效果不佳。
因此,落实《实施方案》,深圳需要的不止是更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而是迫切需要在总结成绩经验和厘清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着力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出台符合深圳实际的改革举措。建议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立深圳市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虚拟生态园区。在深圳,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口多、愿意进行校企合作的中小企业多、主动寻求产教融合的市场资源丰富,相比于实体的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更适宜创建一个国资控股、企业运营、兼顾公益性与市场性的产教融合大数据平台,实现一键搜索、快速链接、有效合作的目标。深圳市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虚拟生态园区可以发挥四大功能:合作育人和就业服务功能、资源整合和信息检索功能、产教融合的技术服务功能、产教融合生态的持续建设功能。在虚拟生态园区运行中,可使用数据库安全技术对产教融合状况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及时提交产教融合虚拟生态园区数据安全报告;可根据分类合作、分层施策原则,建立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解决产教融合浅尝辄止、供求错配、规则不明和各自为战等问题。
第二,重塑职业教育的文化观念,使职业幸福而非身份焦虑成为职业教育实践的基本立场,从观念上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相比,职业教育学校的文化资本较弱,这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难以深入的另一深层原因。因此,深圳可以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先行先试,坚持大职业教育理念,推倒职业教育的学校“围墙”,打破职业学校教育的传统逻辑,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劳动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进行大融通,把职业启蒙教育贯穿到大中小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此基础上,统筹职业学校和全社会的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拓展实习实训基地的空间和功能,激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社会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