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获悉,近日,随着两条无人车线路在福田梅林片区成功上线,深圳正式迈入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新阶段,无人配送网络在核心城区的进一步加密,为打造高效率的城市自动配送生态注入新动能。
服务场景延伸至12类
据了解,深圳无人车市域运营体系构建近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运营无人车已超300辆,全市域运营网络初具规模,服务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除福田此次开通线路外,此前全市已经开通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等多个区,此次服务覆盖面积扩大至全市域,服务场景也从民生配送延伸至制造业供应链等12类场景。
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深圳还将依托现有运营基础,加速拓展医疗急救、应急救灾等特种场景应用,计划于2025年底前逐步完善“全域覆盖、全场景应用”的无人车生态体系,探索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公交体系+无人配送”融合运营
目前,深圳已初步建成全国首个“公交体系+无人配送”融合运营框架。东部公交、西部公汽、深圳巴士集团三大国有公交企业协同发力,依托公交体系资源优势,加速构建深圳无人车全市域运营体系。
具体来看,东部公交作为核心实施主体,创新性复用公交场站网络资源,为美团等企业及无人车企提供安全停放、高效充换电及本地运维一体化服务,推进“公交+物流”融合创新。公司还建设本地化无人车脱困客服中心保障服务连续性,并联合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系统性提升运营韧性与智能化水平。
深圳巴士集团在福田、南山等核心城区,利用其庞大的公交场站网络、成熟的调度体系和社区服务经验,将运营边界延伸至城市末端物流,精准解决密集社区、商圈“最后100米”配送痛点。
其中,西丽麻磡片区已启动自动配送线路规划。通过“远程监控+现场救援”双重保障,实现了99.8%的运行安全率,市民可实时追踪配送轨迹,体验“30分钟智能达”服务。
西部公汽在宝安、光明升级公交场站为无人车转运与综合服务枢纽,以新玉路场站为试点,联合白犀牛公司探索产业园区“公交+”服务模式。
公交场站变身智能配送枢纽
深圳还大力推进无人配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智慧场站升级赋能产业生态,采用“国企基建+民企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取得突破。三大公交集团联合美团等头部企业,将传统公交场站升级为智能配送枢纽。
记者了解到,龙岗教苑场站计划建成集成充电维保、智能调度等功能,无人车与无人机实现“地面+空中”配送衔接,预计配送效率将提升30%。西部公汽新玉路场站首创自用、支撑、全生态服务等多元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从车辆采购到运营的全链条支持,推动公交角色从无人车“应用者”向现代物流网络“参与者”和“提供者”转变。深圳巴士集团启动福田全域运营规划,西丽片区全力推进自动配送线路闭环,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商业化运营”的全周期服务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