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准备到户外场所运动,只要点开手机里的“i深圳”小程序,短短几秒,身边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乃至游泳池便能轻松预约。截至目前,“一键预约”平台已接入2139所体育场馆、覆盖8933片运动场地。这种“指尖一点,场地到手”的便捷健身体验,正悄然成为深圳市民的日常,让越来越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运动、健身、强体。
“一键直达”让运动变得简单又高效
8月8日“全民健身日”,“i深圳”小程序正式上线体育场馆预约服务,超2000所体育场馆同步开放,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一键直达”心仪的运动场地。无论在小区楼下、公司旁边,还是周边学校,市民都能随时找到运动场所。
事实上,“i深圳”体育场馆预约功能早在2021年9月开始试运行,2022年6月18日正式上线。上线3年多来,这一便民应用不断升级迭代,形成了市民运动健身的“首选入口”。如今,它不仅免下载、免安装、点开就能约,还能实时显示各场馆的开放时段、剩余名额等信息,为市民预订预约体育场地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福田上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常常下班后就近预约羽毛球场,“过去要打球,得提前打电话问场地,或者跑去专业场馆,现在直接在手机上点几下,几秒钟就能搞定,既省心又省时。”
在“应接尽接、应开尽开”的原则下,“一键预约”平台已汇聚全市2139所体育场馆、8933片运动场地。其中,学校场馆706所、运动场地2758片,与社会场馆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运动网络。数据显示,平台不仅运行稳定高效,而且使用频率不断攀升,成为超大型城市探索公共资源错时共享的一种新模式。
符合条件校园场馆全面开放共享
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深圳正打破校园“围墙”,推动学校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让孩子们上课的场地,也能成为市民身边的健身空间。
自2021年起,深圳市教育局便启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工作。随着“一键预约”平台的上线,学校场馆开放进入快车道。2023年,市教育局细化管理措施,要求全面梳理学校场地情况,坚持“应开尽开”,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统筹运营。目前,全市10个区均已完成委托运营签约,所有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实现“100%接入”,实现“应接尽接、应开尽开”。这些校园场馆精准对接市民的“业余时间”,工作日夜晚和节假日全天成为开放主力时段,部分场馆甚至开放至晚间10点,极大满足了上班族的健身需求。
在福田区的福强小学,学校篮球馆、足球场、羽毛球馆以及田径场全部面向市民开放,每逢周末,不少居民都会前来锻炼。家住学校附近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提前一天就通过“一键预约”平台预约到了羽毛球场,环境与配套设施也非常不错,这种家门口就能健身的体验让她幸福感倍增。
福强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按时段向社区居民开放场馆,并接入“一键预约”平台后,累计预约人次74243,平均每周476人次,其中羽毛球馆最为火爆,尤其是周末的黄金时段,预约名额往往在平台开放后的5分钟内“秒光”,热度堪比热门演唱会门票。
为了保障校内师生安全、保证便民服务和教学活动互不影响,学校在各类开放场馆之间增设了物理隔离,每个场馆内部设有单独的门禁系统。运动区还增设AED、直饮水机等设备,学校在开放便利与安全保障之间找到了平衡。
福强小学只是深圳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一个缩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新建的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坚持“新建一所,接入一所,开放一所”原则,不断增加场馆供给,真正让教育资源服务市民健身。
家门口的运动生活越来越丰富
如今,在深圳,越来越多市民享受着家门口健身的便利。
“以前想锻炼,只能去公园,人多还没灯光。现在家旁边的学校晚上都开放到21时,有时候还能约到22时,打球很舒服。”市民叶女士说。李先生则表示,工作再忙也能抽出1小时健身,过去要开车去远的地方,现在走几分钟就到场馆,节省了大量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低收费乃至免费的学校场馆,也让更多群体能够轻松参与。根据政策,学校室内收费场馆价格不超过市场价格的七成,青少年、老人和残疾人还可享受免费。对许多家庭而言,孩子在家门口学会游泳、打球,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社区福利”。
随着“i深圳”一键预约的不断普及,深圳“15分钟健身圈”正在织密。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正联合推动更多学校和社会场馆加入平台,进一步优化场馆分布和服务体验。未来,随着更多场馆的持续接入与平台功能的深化,深圳“15分钟健身圈”将越织越密,不仅为市民带来更优质的运动体验,也让“全民健身”成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生活方式。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