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轨道交通5期开工建设,11条线路预计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

近日,深圳轨道交通5期开工建设,11条线路预计2028年全部建成通车。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11号线北延(深圳段)和10号线东延(深圳段)这两条跨市线路。

其中,11号线北延(深圳段)为既有11号线的延伸线,联系宝安松岗和东莞长安,衔接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支持“空港新城+滨海湾新区”西部集合城市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

盛夏六月,深中通道合龙、深中联合招商、深中交通一体化合作协议签订,珠江东西两岸互联互通进程加速,宝安进一步彰显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重要支撑极”的作用。

如今,11号线北延(深圳段)开工建设。作为深圳跨市地铁的桥头堡,宝安将激发出哪些新发展动能?

形成新消费商圈,获得更大产业腹地

11号线北延(深圳段)起于碧头站,终于深莞边界,全长0.8公里,不设置车站,衔接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实现东莞长安与深圳中心区1小时通达目标。

对宝安来说,11号线北延(深圳段),将最先作用于碧头站所在的松岗街道,作用于消费领域。

去年,华南首家杉杉奥特莱斯在松岗街道开业。开业至今,客流量和销售额一直稳步提升,辐射了深圳各区甚至深圳周边地区,不少人驾车专门从东莞前来松岗购物。11号线北延(深圳段)建成后,从东莞来松岗消费将更加方便。

当前,松岗街道还有沙浦围超高层酒店正在加快建设,京东、跨越、深国际等三大智慧物流项目正在加紧落地,连接东莞的一龙路正在加速推动实施。广佛地铁开通后,沿线的万达广场商圈、桂澜路商圈、祖庙商圈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有望在松岗街道重现,在松岗形成新的消费商圈。

早在2019年松岗就与东莞长安开始探索广东首个“毗邻党建”模式,以党组织为纽带,突破区域和行政壁垒,联动开展党建联建和实事项目合作。

11号线北延(深圳段)建成后,将进一步拉近松岗、长安两地市民的心理距离,深化“心联通”,带动信息、资金、数据等要素流动。

这也会促使两地继续探索“毗邻党建”模式,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两地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党建共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11号线虽然没有经过燕罗街道,但燕罗正处在深圳地铁11号线与东莞轨道3号线的夹角处,两条地铁都能辐射燕罗街道。

当前,交通正是燕罗的短板,但其手握广东首个“整街统筹”项目的优势,足以让市场给它投下信任票。7月18日,燕罗街道举行湾区芯城招商中心揭牌仪式暨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10个入驻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年产值达200亿元……

湾区芯城的建设尚需时日,待2028年11号线北延(深圳段)与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后,燕罗将获得更大的产业腹地。在燕罗孵化新技术新产品,到东莞周边地区进行加工、装配、生产,会成为燕罗创新型企业的常态。

住在东莞工作在宝安,成为新趋势

把视角从松岗、燕罗拓展到宝安全区,会发现11号线北延(深圳段)建成后,除了肉眼可见的方便出行,带动站点周边发展外,有效通勤到宝安的其他区域也将大幅拓展,住在东莞、工作在宝安将成为新趋势。

这可能会在短期内使居住在宝安的人数减少,但更有利于宝安留住人才、留住企业,恰如2011年深圳地铁1号线开通深大站—机场东站后,不少人口向固戍、西乡、坪洲等宝安地铁站流动。

11号线北延(深圳段)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推动宝安大湾区产业能级辐射中心建设。

过去,凭借雄厚扎实的产业基础与势头强劲的产业集群,宝安带动了湾区和国内更多城市产业层级提升和裂变。

到龙川投资设厂的景旺电子科技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景旺电子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宝安企业,为了在对口帮扶河源的工作中支持龙川发展,2008年1月,景旺电子在龙川投资设厂,成为龙川产业园的第一家企业。

设厂后,景旺电子的生产集中在龙川,公司总部及研发留在宝安。龙川较低的人工成本和厂房租金,以及宝安高端的产业链和研发能力,使公司逐渐发展成了全国十大电子品牌企业之一。

这样的裂变,在宝安不胜枚举,宝安就这样把产业的火种播向了更远的地方,为湾区的发展带去了新的动能。

宝安的媒介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曾提到,宝安是整个大湾区核心走廊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宝安毗邻珠江,占据大湾区的前沿地带,地理区位让它直接连接东西两岸,这个前沿地带是别的城市、别的区域无法替代的。”张宇星说道。

机场、港口、会展中心、高铁枢纽、跨江通道,众多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已经汇聚于宝安。跨市地铁的开通,将有望进一步让宝安与大湾区所有区域和要素发生联系。国际先进的技术和机制通过机场最快地在宝安落地,并通过宝安强大的交通优势、产业优势辐射到粤港澳城市群。

值得一提的是,空港新城+滨海湾新区有望成为深莞融合发展的典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与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

当前,广东正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超级工程不断推进,奏响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黄金内湾”建设的强音。

连接作用是宝安在湾区中的核心竞争力。11号线北延(深圳段),将进一步提升宝安交通的规模,提高宝安交通的量级。

不止于此。近日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了《第二高铁东莞中心站城市设计、交通规划和城市更新统筹招标公告》。公告显示,广深第二高铁途经广州、东莞、深圳3市,总体线路大致走向为广州北站—白云机场—鱼珠站—东莞南城蛤地—深圳机场站(最终以官方发布为准)。广深第二高铁的建设,将增强宝安对外的辐射能力,提高宝安的交通层级。

如果再结合宝安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可以发现,宝安将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与珠江西岸城市半小时“交通圈”,推动宝安交通进入“主轴时代”。

根据规划,到2025年宝安将初步构建连通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六位一体”(即集航空、海港、高铁、地铁、城际交通、高速公路于一体)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空港建设方面,推动宝安机场2025年国际客运通航城市达到100个;在海港建设方面,宝安将发挥机场码头海上快速交通优势,开拓南沙等地船班,完善与前海、南沙、横琴自贸片区的紧密联系。

与此同时,宝安将推进机场东枢纽建设,接入深茂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大城际、轨道12号线、20号线等,打造空铁联运、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另外,加快推进深茂铁路(深圳段)建设,力争2025年与机场东枢纽同步建成运营,实现深圳与珠江西岸、粤西沿海地区高速铁路联通;启动穗深城际(二期)建设,预留前海东延至皇岗口岸条件;计划“十四五”期间深大城际建成通车,预留西延跨江条件;推动广深高速改造、机荷高速改扩建、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深珠(伶仃洋)通道等道路开工建设。

一条条轨道的开通,改变了市民的空间观念,扩大了人们出行的距离,也加大了宝安与湾区城市的连接,拓展了宝安对外联系渠道。“串珠成链”的宝安轨道交通,也将促进大湾区创新资源要素快速合理流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