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 7 折卖房的消息刷爆了地产圈。
原因是位于香港九龙观塘片区的海景项目 " 亲海駅 II" ,公布了首批房源的价格。
相比于周边的二手房,价格几乎一夜之间回到 7 年前。
而随着消息的发酵,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出现了转折。

作为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的房企,突然七折卖楼,放在市场来看,多少是让人有点出乎意料的。
正常来说,除非房企出现经营困难,急需回款填补窟窿,很少房企会轻易选择大幅度降价开盘,
但是在长江实业集团 8 月 3 日公布的 2023 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来看,有足够的资金覆盖负债。
并且报告也披露了,集团有大量的现金在手中,银行的贷款也没有动用。

这比内地的很多房企的财务,都要健康得多。
怎么看,都没有理由需要把位置不算太差、不算难卖的项目大打折扣。
那么为什么李嘉诚这么急着降价要把这样的项目大打折扣出售呢?
其中的原因,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说了较积极的一面——发展商有责任以 " 不用赚尽,不用赚多 " 的态度解决市民住屋问题。
但是真正的原因,一方面可以从集团的最新业绩公告中找到蛛丝马迹,另一方可以从李嘉诚过往对经济的判断中得到答案。
在业绩公告中,长江实业集团提到今年上半年,香港和内地的物业销售收益,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
2022 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有 203.97 亿,今年上半年只有 82.46 亿,同比下降 59.6%。

而早在 4 年前,李嘉诚曾向外界表示,世界经济形势还很复杂,很多国家 GDP 面临低增长。
作为香港的首富,李嘉诚对风险管理、资金技术、消息获得渠道等具备极大的优势。
无论做什么决策,始终都会比普通人早一步做出判断。
回顾过去李嘉诚对房地产或投资领域的动作,几乎都具备了极强的前瞻性。
比如对内地房地产的布局和撤资,对欧洲通讯业、基建设施、能源行业的投资和套现。
但打折,是不是就不一定表示,李嘉诚对房地产没有信心了?
这就未必了。
因为长江实业集团,2023 年和 2022 年的土地储备总量并没有变化,依旧是约 7600 万平方英尺,只是区域性的土地储备做了权重的调整。
香港的土地储备由 2022 年上半年的 500 万平方英尺,增加到 800 万平方英尺;
内地的土地储备由 2022 年上半年的 6700 万平方英尺,调整为 6400 万平方英尺。

(来源:2023 年度中期业绩报告)

(来源:2022 年度中期业绩)
换句话说,打折卖房只是李嘉诚在香港房地产市场中的局部小调整。

虽然这次打折卖房,只是李嘉诚的一个小调整。
但作为一衣带水的深圳,和香港已经处于高度互融的状态,金融、地产、贸易已经紧密相连。
今年以来香港人北上消费 " 挤爆 " 深圳就是最好的证明。

过去,深圳楼市也频繁出现不少 " 香港客 ",基本沿南山、福田、罗湖两岸沿线位置新房,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所以深港楼市的互动也会紧密很多,打折效果带来的影响,压力多少都会传导到深圳。
对于深圳市场来说,打折的 " 亲海駅 II",就如同前海的万科瑧湾悦、蛇口的招商玺家园说要打折。
因为市场的购买力会追逐性价比。
既然香港的新房都出现 7 折的局面,那么深圳的高端住宅下一次开盘,多少都要考虑一下价格的天花板了。
按照长实集团公开的 " 亲海駅 II" 首张价格单。
项目 132 套房源,平均英尺价是 14997 港元(约 14.91 万元 / 平),其中最便宜的开放式单位实用面积 210 平方英尺(约 19.51 平米),扣除 19% 的折扣后,总价约 290 万港元,折后英尺价 13443 港元(约合 13.37 万元 / 平)。

这个价格,放在当地来说,相当于以屯门的价格就能买靠近港岛的海景房。
对比周边二手房成交价,便宜一成半到三成,房价几乎一夜回到 7 年前。

(来源:中原地产)
而且打折的 " 亲海駅 II" 具备更强的优势。
要知道 14.91 万元 / 平的均价,不仅比当地周边二手房便宜 7 到 8 折,价格对应的还是香港的实际得房面积。
深圳新房的得房率普遍在 70% — 85%,换算一下,均价大概是 10.44 万元— 12.67 万元 / 平。
这个价格,比深圳南山、福田的一些网红新房开盘均价还要低。


利率方面,贷款七成,香港的优惠按揭利率是 3.625%,比我们的 LPR 还低不少。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按揭利率已经算比较低,但加点之后的首套首贷利率为 4.6%。
以 30 年还款期限来看," 亲海駅 II" 最低总价的房源,月供约 1.13 万港元。

至于地段,项目处于香港九龙观塘区油塘片区的油塘东源街 8 号,直面一线没有任何遮挡的海景,能够远眺香港岛的繁华,步行约 8 分钟就能到达港铁油塘站,距离香港岛只有一站地铁。
周边还有大型商场、体育馆、游乐场、海提公园、渡轮码头等配套设施。

这个位置的可比性,几乎可以媲美深圳前海和蛇口的网红盘。
所以," 亲海駅 II" 放在深圳人民的眼中,可能都已经不算贵了。
总价换算一下,大约是 326.67 — 1270.94 万元 / 套,几乎深圳 90% 的买房群体都买得起。
要知道在深圳,像坪山的边缘板块,宝安的松岗沙井,上车的总价区间基本在 300 万— 500 万。
如果说,有什么不够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 " 亲海駅 II" 的面积太过于小了。
最小的面积 19.5 平,最大的面积 66.7 平,很难满足深圳人民对居住空间的需求。
所以,对于一直把香港房价视作天花板的深圳来说,无形中挨了一记 " 闷棍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346067576@qq.com 或拨打客服电话:13043476030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